泸西县白水镇童梦驿站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 项目背景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儿童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关系儿童发展的事业,《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及《云南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1年)》都明确提出了到202090%以上的城乡社区需建立一个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平台的目标。同时也落实对乡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促进社区儿童保护(福利)体系的完善,也就是要集全社会的力量,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儿童得以全面的发展。

2021年在了解到泸西县白水镇的情况后,北京鼎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当地援建童梦驿站并联系当地社工提供伴童服务,为基层儿童服务夯实了“最后一公里”

 

二、 项目执行情况回顾

童梦驿站是根据白水镇困境及留守儿童需求,进行设计落成的童梦驿站是区别于学校与家庭的,建立童梦驿站能够让儿童在家庭与学校之外,在社区享受到社区照顾,以弥补社区儿童服务的缺失。

(一) 建站过程

建站前

根据前期项目计划安排,6月初与各方沟通完善了童梦驿站建设方案,6月17日对驿站场地进行了实地测量与取景反馈,在确定了场地后,驿站配备物资等陆续发至白水镇镇政府。

建站中

7月14日,云南当地社工3人亲自到白水镇,对所有到货物资进行清点,同时,白水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及当地志愿者共15人,齐心协力将所到物资搬至驿站进行了安装布置。15日,联系了在地工程队,对基建部分进行了筹备、沟通、协商,所有工作准备好后,16-18日对墙面进行了粉刷,音乐舞蹈室的舞蹈镜安装、二楼至三楼楼梯和各功能室的墙面修缮等等同时,也对部分货运损坏物资,进行了沟通更换和补发。第一阶段的建设已经完成了80%的功能,少量补发物资分部到位后,在8月12日-13日,工作人员再次对童梦驿站建设,进行了全面的完善,收尾工作全部完成机构工作人员、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当地志愿者以及安装修缮的师傅在一片热闹中都各司其职又能互相帮忙,好不和谐!顺利的完成了基建工作,一个功能齐全、崭新漂亮、温馨的儿童活动中心跃于眼前。驿站已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但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无法立即开展相关服务,只能将所有设备暂时关门锁好,待疫情缓解,可以开展服务后,将立即开展儿童服务工作。

建成后

白水镇镇政府负责儿童服务的工作人员定期到童梦驿站检查和清扫。期间,社工到站点两次,分别是8月11-12日,8月31日-9月1日,期间主要是完成了对童梦驿站照片和视频资料的收集,及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后续服务开展计划。受疫情影响,驿站仍处于准备投入使用的阶段

(二) 制度建立

当地社工根据以往儿童服务经验及与当地政府及部分家长的建议,形成了一系列童梦驿站管理制度,童梦驿站管理制度如下:

1)驿站免费向孩子开放,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16:30—18:30,周末早上9:30—11:30,下午14:30—18:30;

2)儿童参与驿站相关活动需征得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并提前告知家长及监护人按时接送,保证往返途中的安全;

3)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儿童玩耍、学习,在童梦驿站期间孩子的安全由家长自行负责;

4)严禁携带小刀等易伤害儿童的危险物品进入驿站

5)请自觉爱护室内设施及用品,不能将驿站的书籍、玩具等物品带回家,请家长做好协助管理工作,如需借阅,请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6)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服从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管理,遵守活动室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公物、保持清洁、做到轻拿轻放、不在墙上乱写乱画,损坏公物照价赔偿;

7)儿童不得在室内、走廊嬉戏追逐打闹,玩耍不能采取危及他人及自身安全的行为,以免产生危险;

8)儿童若感染传染病,如严重感冒、水痘、腮腺炎、麻疹、结膜炎、脑膜炎、皮肤疱疹、疥疮等时,请勿参与驿站相关活动,以免传染;

9)禁止携带宠物进入驿站

(三) 功能室及服务形式情况

驿站在地建筑共有三层楼,二层房间为心理咨询室;三楼活动室分别为情亲聊天室、体育器材室、书画阅读室、音乐舞蹈室;楼顶为羽毛球场和乒乓球空间等功能场地。配备书架、图书、桌椅、篮球、乒乓球、彩笔、手鼓、钢琴、心理测评仪等儿童益智文体器材,能基本满足儿童学习、锻炼、游戏、娱乐等要求。

当地社工通过联系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及学校相关负责人,到社区学校开展儿童需求调研,及对部分儿童家长进行访谈,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充分考虑到儿童及家长需求,设计了相对应的服务计划。同时当地社工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由本地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乡政府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当地教师等人员组成,通过组织开展兴趣班及日常服务,为目标儿童提供兴趣培养、周末陪伴和课业辅导等服务,当地社工根据志愿者自身优势,让他们在儿童服务中各尽所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收获各自的满足与喜悦。

(四) 服务开展情况

兴趣班

童梦驿站建站完成后,因为疫情原因,10月相关服务才顺利开展。第一期的兴趣班通过前期的需求调研,设计开展舞蹈兴趣班、绘画兴趣班、手鼓兴趣班、绘本阅读小组及体育小组5个兴趣班/小组。10月以招募服务目标对象、兴趣培养,课业辅导为主题开展活动11月中下旬,第一期的兴趣班结业了,为了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参与积极性,社工对第一期积极参加的儿童通过发放第一期儿童兴趣班结业证书,进行小小的表彰。第二期儿童兴趣班接踵而至,通过孩子们第一期的体验参与志愿者老师的变动,社工对第二期兴趣班做了调整:5个兴趣班减少到3个,保留手鼓兴趣班和绘画兴趣班,新增书法兴趣班。12月末由于疫情反复,兴趣班暂停。

兴趣班建立的初期,也是社工和家长、孩子们初步建立信任关系的阶段,每周开展服务前提前联系家长,及时儿童服务进行反馈,家长接送孩子时也可以充分了解到驿站情况,通过这些方式,社工也逐步建立与孩子家长的关系。

日常服务

日常的服务社工主要在周开展,主要针对辖区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及陪伴服务通过组织志愿者发挥志愿者特长为儿童提供相应的服务,针对部分家长的需求做出自己的努力:例如一个小女孩的母亲向社工反馈了孩子坐姿习惯不太好,总是离书本很近,社工问及她与孩子是如何沟通这件事的,她表示当孩子低趴时就骂她,可是过一会又恢复原状,或者不理她。社工告诉这位母亲,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想让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就得改变这一错误认知,尝试采用平等沟通方式,与孩子一起制定目标,让孩子慢慢养成端坐的好习惯。

安全小课堂

由于部分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们都是交由年龄较大的监护人照顾,难以得到细致全面的照料与关怀,为了提高孩子们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当地社工开展了安全小课堂活动。安全小课堂服务在周末与日常服务同时开展,主要通过当地社工和兴趣班老师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以社区安全及日常生活安全两方面为重点,通过小课堂的形式让孩子们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他们的那些行为是可能导致危险的,以及如何应对这一系列危险的方法。

儿童成长小组

社工也在驿站开展了儿童成长小组,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帮助小组成员认识自我,提升儿童青少年的沟通交际能力,使其学会接纳彼此,共同成长。小组成员全部来源于参与日常服务的儿童,活动开始之前,社工择定了小组活动场所,然后社工向小组成员再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同时向组员阐明小组活动的目的、内容以及流程,并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自我介绍,互相认识,初步建立关系。紧接着社工协助小组内选出小组长并制定两个小组的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由于儿童年龄都普遍较低和时间原因,小组正在缓慢推进

 

三、 项目产出及近期效果

童梦驿站的建设以社区为平台,围绕儿童学习、娱乐、教育、卫生、社会支持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儿童服务水平,为社区儿童打造一个多功能、儿童和家长满意的幸福驿站、温暖驿站

在北京鼎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白水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与协作下,援建设施建设及安装由当地社工顺利完成。在白水镇老林业站二、三楼增设各类活动室,打造多功能的以服务儿童、家长满意为目的的服务平台。

当地社工在这一平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发挥童梦驿站的作用与功能,利用周末及寒暑假为辖区儿童开展多彩的活动,如组织儿童兴趣班、日常服务、儿童保护系列知识培训、成长小组等活动,为儿童提供娱乐、学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丰富儿童的假期生活,弥补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时空缝隙。同时服务中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发掘每个儿童身上的闪光点与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儿童。

以社区建设为依托实现资源整合,形成社区+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模式。将童梦驿站的资源与模块嵌入到社区中,使得童梦驿站的服务更加丰富,也让服务活动得到家长与孩子的认可,在社区的熟人社会里,儿童的安全更有保障,家长也更放心儿童参与服务另外撬动当地教师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有利于保持项目活动的可持续性。

通过以白水镇人民政府公信力为基础引进社会力量。不仅能够建立起家长与驿站间的信任关系,也能够更好地提高社工服务质量,从而不断提升驿站的专业服务水准,最终形成政府负责、多元参与、合作共赢的理想状态。

当地社工与参与服务的儿童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通过两期兴趣班及日常服务等活动的开展,直接受益儿童及成人约为670人次。服务中社工与白水镇的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儿童对所开展的活动也表示喜欢与赞同,家长也对孩子的成长表示满意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在童梦驿站开展服务,为村子里的孩子带来更多的服务,让孩子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更好地成长,当地教师志愿者表示从我们开展的服务中获益良多,为之后自己组织开展驿站活动增添了信心。另外服务活动的开展为当地塑造了一个保护儿童安全、关爱儿童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服务体系。


服务情况汇总表

服务类型

月份

类别

受益人次

合计

第一期兴趣班

10月-11月

绘画

68

260

绘本

52

手鼓

53

舞蹈

47

体育

40

周日课业辅导

10月-11

课业辅导

92

92

第二期兴趣班

12月

手鼓

49

206

绘画

108

书法

24

体育

8

舞蹈

17

周日课业辅导

12月

课业辅导

75

75

儿童安全小课堂

12

安全知识教育及自我保护

30

30

儿童成长小组

12月

“身体的红绿灯”

12

12

 

四、 项目执行中的经验

从儿童的基本需求出发,关注儿童的可及服务为社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学习与娱乐空间,向驻地辖区儿童提供图书借阅、功课辅导、兴趣活动等,重点提供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性获得等服务,以弥补社区儿童服务的缺失,减少儿童各方面安全隐患。

各方合作联动。与白水镇政府、黑龙村村民小组合作,促进家庭、社区之间的协调配合,增进儿童的适应力与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与提高自身生存能力。

注重儿童的参与和能力提升。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服务活动中赋予每个儿童不同的身份,让儿童从他自身的视角出发去看待不同的问题,以此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志愿者资源的有效链接。链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发掘当地教师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到童梦驿站开展儿童服务,总结服务经验,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